【解說】由武漢市人民藝術劇院與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小學共同創作推出的紅色題材兒童劇《孩子劇團》9月9日晚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開演。67名小學生與專業演員一起,演繹了一段80余年前“同齡人”的英雄歷史。
【解說】《孩子劇團》的故事原型是一支少年抗日戲劇團體——孩子劇團。該劇選取了孩子劇團由上海轉移到武漢,在“武漢大會戰”前后所經歷的故事。
【解說】參演該劇的67位小演員,大部分是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其中最小的才二年級,不少孩子是“零基礎”表演。
【同期】長春街小學學生 謝宇航
孩子劇團在抗戰時期,它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勇往直前,毫不退縮,我覺得我就要像,孩子劇團的團員們一樣,完全不退縮,要堅持下去。
【同期】長春街小學學生 趙欣悅
我也希望我們學校里的小朋友,也能延續這個孩子劇團的精神,讓我們后代也能知道,這個孩子劇團怎樣從上海到武漢,他們是(經歷了)怎樣一個艱苦的過程。
【解說】全劇以現代孩子的歌詠為引,以劇中人物的日記為線,將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畫面鋪陳開來。通過民族存亡危難之際,一群出身不同、年齡不一、“人小志大”的少年兒童,經歷了炮火的磨難和親人的生離死別,以戲劇、歌聲為抗日宣傳“武器”,不懼犧牲、不斷成長的故事。
【同期】長春街小學校長 楊紅
反映孩子劇團那段歷史的兒童劇,在全國有一些地方排演過,但是他們都是用成人去演,孩子劇團的故事,而且他們的視角呢,也是從成人的視角書寫孩子劇團那段歷史,我們這次孩子劇團劇本的構思,是從兒童的視角,是從孩子劇團團員生活成長的視角,去構思這個劇本,所以這個劇本里面,很多反映他們當年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甚至是他們的摩擦,這些都是希望能夠,再現那段珍貴的而又真實的歷史。
【解說】據長春街小學校長楊紅介紹,該劇籌備歷時近3年,長春街小學師生大量閱讀了歷史資料、團員回憶錄等,并尋訪北京、西安、海口等地,與孩子劇團老團員對話,收集各類史料,最終與武漢市人民藝術劇院以“名校名團”合作方式,共同創作這一紅色題材劇。
【同期】長春街小學校長 楊紅
可以說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孩子劇團的團員也是一批傳奇少年,所以我希望當今的少年兒童,能夠通過他們的故事,涵養他們的精神,讓他們能夠銘記祖國的責任,作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少年。
【解說】楊紅表示,今后小演員也將逐年更換,讓更多孩子參與進來,不斷發掘和傳承孩子劇團精神。
記者鄒浩 湖北武漢報道
責任編輯:【羅攀】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 2021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