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東寧戰役蘇軍戰斗英雄紀念儀式在莫斯科舉行
中新網莫斯科9月4日電 (記者 王修君)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6周年和俄羅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6周年紀念日。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3日應邀出席了俄方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舉行的二戰東寧戰役蘇軍戰斗英雄紀念儀式。
張漢暉表示,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俄及世界各國人民帶來空前浩劫。兩國和兩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抗戰初期,蘇聯即向中國提供直接軍事援助。抗戰后期,蘇聯出兵中國東北,進行東寧戰役等一系列作戰行動,為最終戰勝法西斯、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俄羅斯人民的幫助,不會忘記鮮血凝成的友誼。中國境內設立了70余處蘇軍烈士紀念設施,成為兩國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國家試圖篡改二戰歷史,否定中國和蘇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貢獻,甚至公然參拜戰犯牌位,美化侵略行為。早在2015年,中俄就發表聯合聲明,指出“世界某些勢力不斷企圖否認歷史、篡改二戰勝利成果,歪曲紐倫堡、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結果,必須對此予以堅決反對”。
張漢暉強調,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簽署20周年。中方愿與俄方一道,繼續弘揚條約精神,以兩國元首共識為根本遵循,不斷鞏固戰略協作,維護二戰勝利成果,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俄國防部副部長卡爾塔波洛夫表示,76年前的今天,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俄羅斯人民和中國人民對二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不能忘記,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入侵中國東北,對蘇聯遠東地區虎視眈眈。為了盡快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蘇聯紅軍決定發起對日作戰,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我們必須牢記先烈們的功勛,將這一光榮的記憶不斷傳承下去。卡并對中方設立和維護蘇軍烈士在華紀念設施表示感謝。
出席活動的蘇軍老戰士和英雄子女代表紛紛表示,要珍惜并牢記俄中兩國軍民用鮮血凝結的戰斗友誼,不忘歷史,維護和平,堅決捍衛二戰勝利成果。
出席活動的全體人員向齊斯佳科夫上將等參加東寧戰役的蘇軍戰斗英雄墓敬獻了鮮花。
東寧是“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最后淪陷的地區,也是侵華日軍集體埋葬中國勞工最多的地點。日本關東軍在東寧修建了二戰亞洲戰場最大的軍事要塞——東寧要塞。為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1945年8月9日,蘇聯軍隊從東、西、北三線進軍東北,對盤踞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予以最后一擊,東寧戰役則成為二戰的最后一戰,是中俄人民并肩戰斗的重要見證。(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1年09月09日 16:16:30
- 2021年09月09日 13:26:05
- 2021年09月09日 10:53:04
- 2021年09月09日 09:36:27
- 2021年09月08日 19:08:43
- 2021年09月08日 18:56:07
- 2021年09月08日 14:56:26
- 2021年09月07日 20:56:58
- 2021年09月07日 19:43:38
- 2021年09月07日 18: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