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年輕干部要“能為”更要“善為”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是領導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實踐是增長才干的根本途徑。實踐出真知、實踐出真才,當然,這里的“實踐”指的不僅是姿態、狀態上的忙碌,更是指有成效、有收獲的工作。倘若只是陷在繁瑣事務中機械做事,不僅是在做“無用功”,而且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很難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實踐。
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年輕干部尤其是在基層崗位的同志,都非常忙。組織人事、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綜合治理等等,為了“穿”起“千條線”,可能經常需要加班加點。在這種狀態下,少數年輕干部出現了“無效實踐”:有的為了迅速“完事”,工作方式簡單粗暴,班也加了、汗也流了,但工作成效卻不明顯;有的制定或執行政策時,沒有提前深入調查研究,沒有針對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對策或對策可操作性不強,導致“好政策”總是得不到“好落實”;有的“會了才做”,選擇性地“挑揀”工作任務,擅長的就認真做、不會的就想辦法推給別人,導致不會的永遠不會......
“干了”與“干好”、“能為”與“善為”,有著本質上的差別。能力、本領與經驗不會隨著加多少班、熬多少夜自動地“水漲船高”,而是在不斷學習、用心實踐、總結思考中才會有所提高的。真正善于工作的人,不僅能夠“為”出成效、經驗,更能夠“為”出提升、成長。那么,如何做到“善為”?如果只是“光學不干”,那就是紙上談兵;如果“只干不學”,則容易出現“啃老本”“電量低”。關鍵還是要做到“干中學、學中干”,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一方面,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加強學習,向理論知識學、向人民群眾學、向優秀經驗和先進做法學,持續豐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另一方面,堅決克服“浮在面上”的心態。要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少一些慣性思維、“蜻蜓點水”,多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樹立問題導向,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在不斷實踐中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善于思考、勤于總結,做到學習與思考、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將自己干過的工作、付出的努力、流過的汗水,都轉化為日后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動力,真正做到學用相長、以用促學,提高水平、提升本領。
作者:張小草(武漢江夏)
理論新聞精選:
- 2021年11月13日 16:09:00
- 2021年11月11日 15:09:09
- 2021年11月09日 17:22:24
- 2021年11月09日 17:20:50
- 2021年11月09日 17:18:46
- 2021年11月09日 17:17:44
- 2021年11月09日 17:15:50
- 2021年11月09日 17:14:18
- 2021年11月08日 16:43:57
- 2021年11月08日 16: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