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香港姑娘杜凱琹:在天安門看升旗,讓我充滿力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4日電 題:對話|香港姑娘杜凱琹:在天安門看升旗,讓我充滿力量
作者 劉星晨
杜凱琹,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香港姑娘,在東京奧運會之后,被很多人記住了。
8月5日,東京體育館,她所率領的中國香港隊,在銅牌戰中以3:1擊敗了德國隊,為中國香港帶來了奧運會歷史上首枚乒乓球團體獎牌。
賽后中國隊和中國香港隊合影留念,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被共同舉起的這一幕,被大家津津樂道。

從2014年南京青奧會上嶄露頭角的小將,到世界排名快速攀升的中國香港乒壇 “新一姐”,再到本次出戰乒乓球單打、混雙、團體三項比賽的絕對主力,24歲的杜凱琹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著。“夢想”二字的深刻內涵,被她詮釋得淋漓盡致。
“我想去天安門看看”,這是載譽而歸的杜凱琹的真情流露,是她的一個小目標,更是心之向往。
奧運奪牌已是過去時,但話語間,依舊可以聽得出杜凱琹抑制不住的興奮。在接受中新體育記者專訪時,她講述了自己和乒乓的故事。

中新體育:您是怎樣和乒乓球結緣的?
杜凱琹:其實小時候媽媽給我報了很多的興趣班,像游泳、羽毛球、網球這些都有過。她也很希望我可以去跳舞,但是自己一進到跳舞班就會大哭。
當時哥哥在體育館里打乒乓球,我就去幫他撿球。很快我倆就“對打”上了,自己也是對乒乓球越來越感興趣,這才有了后來的故事。
與國乒的賽后合影
中新體育:這次的獎牌是中國香港隊在乒乓球團體項目上的突破,賽后能夠站上領獎臺,感受升國旗、奏國歌,當時是什么心情?
杜凱琹:最后能夠拿到銅牌,能站上頒獎臺,感覺是非常開心的。我們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還是覺得十分難以置信。看到國旗和區旗一起升起,是非常自豪的。

中新體育:當時里約奧運會上,球隊其實是輸給了德國隊。這次“復仇”成功,是不是給自己,和未來香港乒乓球都增加了更多信心?
杜凱琹:其實在里約,包括這次比賽中,球隊的整體實力是在德國隊之下,最終能夠贏下比賽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非常團結。
銅牌戰上大家也是拼盡了全力,在賽前我們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主要是以沖擊對手的心態去進行比賽。這次能夠贏下來,肯定也是給自己和球隊在未來更多的信心。

中新體育:女團決賽中國香港隊也去現場觀賽了,當時是受到國乒邀請,還是隊伍主動前往的呢?
杜凱琹:其實在奧運會期間,除了球隊自己打比賽的時候,其他隊伍有比賽也會看,平時我們可能更多時候是通過手機直播觀賽。
決賽的比賽是肯定要去現場觀看的,畢竟是在奧運會賽場,這是一場最高水平的對抗。而且每次看中國隊打比賽的時候,她們技術上的“行云流水”,能夠給我很多啟發,自己從中會學到不少東西。
中新體育:在女團決賽賽后,中國隊和中國香港隊合影留念,這一幕被大家津津樂道,兩隊間有什么交流嗎?
杜凱琹:在頒獎之前,我們就非常想和中國隊拍一張合影。但是由于領獎的緣故,當時手機已經被收起來了。
很幸運,在下頒獎臺之后,就收到了劉國梁主席的邀請,劉主席說“我們是一家人”。看到當時國乒成員們都在招呼我們過去,自己也是非常開心,就趕緊沖過去拍合影,這才留下了那張珍貴的照片。

“看升旗讓我充滿力量”
中新體育:賽后您曾提出想要去天安門看一看,這是之前一直沒能實現的夢想嗎?
杜凱琹:其實我小時候包括前幾年也去過,其實只要去北京訓練的話,一般都會去天安門看看。
這次拿完獎牌真的是想再去一次,會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每天清晨的時候有升旗儀式,我想去再感受一下那種氛圍。在安靜的環境里,看著國旗升起、國歌奏響,自己內心會充滿力量。

“感謝劉主席,也很崇拜他”
中新體育:去年您參加了國乒的特訓,當時大概訓練了多久?
杜凱琹:去年10月,為了參加乒乓球女子世界杯,當時我就來到了內地。比賽打完之后收到了劉主席和中國乒協的熱情邀請,其實還有其他協會的選手,我們便組成了一支“國際聯隊”去參加之后的乒超聯賽。
期間也是一直跟隨國家隊進行訓練,大概練到了今年的2、3月份左右。
中新體育:在這次特訓期間,隊內的氣氛如何?和誰的關系是最好的?
杜凱琹:在訓練期間,隊內的氛圍是相當融洽的。當時中國香港隊只有我一個人,但是無論在技術環節,還是生活上大家都對我很照顧,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其實都有體現。
關系最好的應該是王藝迪。我們兩個的性格上比較相近,平時也比較聊得來。

中新體育:在國乒特訓期間,有沒有得到劉國梁主席的指導?想對劉主席說些什么?
杜凱琹:是經常有的,劉主席對我很照顧。包括像李隼指導、馬琳指導也給了我不少幫助和建議。特別要感謝劉主席,我小時候就經常看他傳奇的比賽,去學習他成功的經驗,真的是非常厲害,從心底崇拜他。
中新體育:您和內地的聯系很多,經常在內地和香港之間往返,在內地的哪次比賽記憶最為深刻?
杜凱琹:印象最深刻的應該還是2014年的南京青奧會。那會我剛轉為全職運動員,青奧會是自己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比賽,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
在內地辦比賽現場會有很多志愿者,當時也感受到他們飽含的熱情。在那次比賽上,1/8決賽和1/4決賽分別面對日本選手和美國選手,全場的觀眾一直在給我加油,當時自己很感動,也很感激他們對我的照顧。
那次比賽整體下來成績比較好,也正是在那之后讓我更加堅定了要走乒乓球職業這條道路。

中新體育:在乒乓球運動員身份之外,其實您也是港區全國青聯委員,在這個位置上,您更多想要做出哪些努力呢?如何能更好地促進內地和香港青年人的交流和友誼?
杜凱琹:很榮幸可以成為港區全國青聯委員,其實自己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之前參會的時候也是看到各行各業的精英,在他們身上也學到了很多。
我能做到的,便是在體育領域上爭取更多的成績和榮譽,用自己在賽場上所展現出來的體育精神去感染更多的年輕人,也希望可以在更多的體育項目上和內地的國家隊或者省隊有交流。
自己的這種愛國情懷是親身感受、親身經歷而體會到的,所以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有這樣的機會。
“想再去參加乒超聯賽”
中新體育:對于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是什么樣呢?有沒有考慮繼續到乒超聯賽去發展?
杜凱琹:內地的乒超聯賽在我看來是世界上最強的比賽,甚至比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的水平都要高一些。
我很希望再次去參加乒超聯賽,和很多優秀的球員去切磋、交流,也相信自己會有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也需要看有沒有俱樂部邀請我過去(笑)。

中新體育:由于疫情的原因,這次新的奧運備戰周期只有3年,對于巴黎奧運會,自己有什么樣的預期?
杜凱琹:確實,3年的時間很快。其實5年也是一晃就過去了。這次打完東京奧運會,覺得自己進步了不少,信心上也有提升。
這個時候要把心收回來,在技術環節上要琢磨得更細致一些。三年里的每一天訓練,包括中間進行的比賽,要珍惜每一次機會,在日常的點滴中更多積累自己,期待能夠成長,在巴黎有一個好的表現。
中新體育:能否簡單介紹一下香港的乒乓球文化?
杜凱琹:其實在香港,乒乓球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項目。在很多體育館里都有乒乓球臺,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年紀大的人,其實都是很喜愛乒乓球的。
香港乒乓總會向很多熱愛乒乓球的青少年提供了打球的平臺和機會。我小時候也是參加了乒乓球學院,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中新體育:這次東京奧運會,您是參加了單打、混雙、團體三個項目的比賽,作為球隊的領袖,對于乒乓球在香港的普及和推廣,未來您有什么計劃?
杜凱琹:現在我在隊里的位置算是主力,但年紀算不上很成熟,還是希望先把自己做好,通過自己的運動成績來感染更多的人。
因為香港很多的小孩子還是以讀書為主,15歲以后才能考慮轉為全職選手,打球和讀書有時候很難取舍。
希望能夠讓他們看到,職業乒乓球選手這條路是可以去嘗試的,包括在體育學院里也有打球和學習同步進行的計劃,我現在也是這種情況。通過宣傳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走職業運動員這條道路。(完)


相關新聞:
體育新聞精選:
- 2021年09月10日 19:36:15
- 2021年09月10日 16:42:48
- 2021年09月10日 11:37:34
- 2021年09月10日 11:10:41
- 2021年09月10日 00:04:23
- 2021年09月09日 17:49:51
- 2021年09月09日 11:52:36
- 2021年09月09日 10:46:30
- 2021年09月09日 10:06:26
- 2021年09月08日 17:49:49